热点文章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人文之光】教育为魂,道义相伴——线上文学课的人文情怀

2020年05月18日 08:57  点击:[]

 

 

线上文学课的人文情怀

刘佳

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突然出现,给中华大地笼上一层沉重的面纱,在这场“战疫”中,各行各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事实证明,伟大的中国人民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了举国一致的团结精神、强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而在教育领域,老师们的工作也因这场疫情而拥有了一场全新的体验,这就是网络教学。

 

01教育教学以人为本

作为一名年轻的博士教师,我这学期教授的课程是专业课中国当代文学。随着前期疫情的逐渐扩散,我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了网络教学的准备,迅速调整了这门课程的授课计划,增加了课程中文本阅读分析的数量。相比于课堂教学的学习环境,同学们在家里的学习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外在的干扰,而有了具体文学作品做基础,就可以适当地避免这种情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很多文学作品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正好利用网络教学的工具便利性,课间适当地屏幕共享,扩大同学们对“文学”概念的理解,丰富了同学们对当代文学艺术形式多样性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工具的选择上,我尝试了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包括“中国慕课”、“腾讯会议”、“腾讯课堂”、“智慧树”、“钉钉”等多种选择,也根据不同的课程需要和同学们的网络情况反馈来调整,甚至细化到根据上课时间来选择。例如如果课程在晚上,就基本可以避免因为线路拥堵而造成的卡顿,而上午的课程,就对“中国慕课”这样的大用量工具造成很大的挑战,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应变。最终,我采用了慕课堂签到,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实时教学,同时适当地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视频分享和资源共享,并且考虑到学生的习惯,再使用WeChat群、QQ群共享等方式保存文档资料。

 

 

 

 

02教学内容融入人文情怀:

一份特殊的作业

 

因为疫情,同学们已经在家里生活了两个多月,而且在这个史上最长的寒假里几乎不能外出,个人社交生活被严重压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很多同学从来没有和父母亲人密切相处如此之久,因此很容易和他们出现“相看两厌”的情况,为了化解这一潜在的矛盾,我就利用平时作业的创新来对应。因为当代文学这门课的特点就是和当代中国人的记忆情感密切相关,所以就布置了这样一门作业:“寻找父母的文学记忆”,“陪父母看一场电影”,希望同学们趁着这次难得的相处机会,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自己的父母亲人进行一场关于文学记忆的采访,同时根据采访的具体内容和父母在家里一起看一场电影,从而通过一种温情家庭回忆进入看似陌生的文学历史,从陪伴到沟通、到相知,一方面可以更加切身地了解当代文学如何深入到父母长辈几代代中国人的青春、生命,并塑造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加深了同学们对当代文学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访谈、观影形式,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走进父母的过往记忆与内心世界,实现一种跨越时空、代际的“共情”,化解各种因素造成的代际隔膜和误解,增进家庭的和谐,从而实现我们人文教育的目标。而且作业形式不仅可以用纸质,也可以采用视频、音频的方式,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我衷心地希望这份作业可以在这个“非常”的季节,为同学们的家庭生活留下一场特殊的记忆。

 

 

 

03教学过程注重心理健康:

密切关注学生心理

 

疫情期间,每个人的生活都处于一种“例外状态”,个人的心理状态可能受到各种社会舆论、个人情感状态,甚至是家庭变故的影响,但因为疫情的特殊状态,个人内心的不安、焦虑又很难获得充分地缓解和释放,因此作为老师,在保证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适时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敏锐发现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并通过课后谈心、与辅导员沟通等方式避免问题的扩大。这也是我们的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即关注人、关心人,以“人文教育为魂”,“用人文担道义”。

在上课时发现一名学生状态不好,多次迟到,而且提问时也回应不及时,但因为不是正常的课堂教学,无法准确地、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状态,因此,我登陆教学系统了解这名学生以往的课程分数情况;随后和辅导员沟通,了解这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现状,是否为建档学生,是否居住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是否家庭有较大变故等等;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又通过微信语言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了直接沟通,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04   总结

 

疫情无情人有情,希望疫情之下的网络教学不仅仅是一次跨越空间的学习与相遇,更可以是一次超越亲情隔膜的相知,一次人文情怀的培育。

 

 

供稿:刘佳

编辑:姚连震 修笑

责编:杨秋雨

 

 

上一条:人文与传播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下一条:山东工商学院副校长王艳明到人文与传播学院出席岗聘签约仪式并听课

关闭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 电话:0535-6770015、6770817

Copyright © 2015 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