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与传播学院举行2021级新生见面会

2021年09月17日 15:48  点击:[]

 

 

2021916日晚,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新生见面会在西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

 

 

人文与传播学院分党委书记程欣、院长张开祝、副院长吴树勤、分党委副书记袁斐、汉语言文学系主任桑绍龙、广告学系主任许衍凤、编辑出版学系主任向敏、全媒体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陶化冶、大学美育教研室主任解陆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张广军、教师代表刘菡及全体辅导员出席了本次见面会。见面会由人文与传播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袁斐主持,2021级全体同学参加。

 

 

人文与传播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袁斐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2021级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全体新同学拥有一个充实、快乐的大学时光。

 

 

袁斐发布了《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人文与传播学院共报到新生203人,2020级复学返校2人,2021级共有学生205人;根据山东省内录取位次排名,汉语言文学专业位列全校第三名,新闻传播学类位列全校第九名。在招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投档最低位次较2020年提高了3550个位次;新闻传播类专业较2020年提高了4255个位次,两者提高幅度远远超过学校总体提高幅度。

 

 

编辑出版系副教授刘菡博士作为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代表致辞。她送给同学们三个关键词:珍惜、尝试和自律。她指出,无论是大学四年,还是整个人生,其实都是无数次选择,无数次选择就像无数个点,成为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最终成就立体的我们,每一个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最终决定了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怎样的自己。她告诫同学们,每个年龄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今日之同学们,拥有灿烂的笑容,美好的青春时光,愿同学们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珍惜每一个当下,勇于尝试,自律自强,不辜负青春,不辜负期望,大学四年结束的时候,能够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

 

 

在校生代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山东省优秀学生2018级白照照同学向新同学分享了个人学习体会:一是树立目标,找到拼搏方向;二是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三是敢于尝试,把握青春岁月。她希望师弟师妹们在人文与传播学院能够学人文做君子,用人文担道义,成为人文与传播学院未来的骄傲。

 

 

2021级新生代表刘子杨同学在见面会上代表全体新生郑重承诺:一定不忘初心,严于律己,努力提高四项素质,即必要的历史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在老师的教育与指导下,认真学习,不断增强认知能力、批判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教化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山商人

 

 

见面会上,2021级学生辅导员郑珊珊老师表达了对2021级同学们的美好祝愿,并向他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仰望星空,志存高远。愿同学们为了祖国,负起责任,为了民族,肩挑重担,勇于承担。二是潜心修读,涵养青春。青春正芳华,奋斗当此时,不能在最好的年龄,辜负最好的自己青春正芳华。三是崇德明理,学以成人。上大学就要读大书,拜大师,做大人,用人文书写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青春华章!

 

 

张开祝院长在新生见面会上代表人文与传播学院全体师生对2021级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和祝贺。他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办学资源等方面对学校和学院作了介绍。他指出,我们正处于全媒体、融媒体高度繁荣发展的时代,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已成为社会的新宠,新媒体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时代正大量需要融媒体管理、融媒体策划、融媒体写作、融媒体运营等高端人才,我们迎来了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和广告学专业的盛世。他从行为理念、教育良知、培养目标、教育特色、价值追求、学风建设、文化品牌等七个方面,详细阐释了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培养气质”。他希望同学们静下心来,安放好魂灵,在这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十个期许”:一是读书与成人。既要学会读书,又要学做君子。二是尊重与关爱。每一位人文人都要有仁爱之心、和谐之象、德行之美、群体之识。三是灵魂与智慧。通过人文专业教育培养自己的智慧,淬炼自己的灵魂。四是思辨与批判。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并做出自己科学、独立的判断,辨识出世间万事万物的对错与差异。五是精神与价值。要有超越一般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能吸引或团结社会大众。六是责任与担当。为家庭、为集体、为国家负起责任,用人文担负起“化成天下”的使命。七是真理与意义。要不断地追求人间真理,探寻人生意义。八是进取与奋斗。要成长,要进步,要幸福,就要有进取、有追求、有奋斗。九是创造与进步。具有推动不断前进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追求“大进步”“快进步”的时不我待的拼搏精神。十是引领与教化。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淬炼自己,敢于引领时代风气,争当时代先锋,担负起“教化”的责任。

 

 

张开祝强调,上述要求可能高了些,也理想了一些。然而,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作为人文人,承担着“化成天下”的使命,要求自然要高,理想自然要有,我们只有立大志,方能做大人,然后成大事!他用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的话号召同学们:“代表你我,负起责任;代表国家,肩挑重担。同时,也要代表人文学科,走在前列——因为人文学科代表着人类经验和人性洞见的传统”。

 

 

袁斐在见面会总结时指出,从今天起,2021级的同学们将共有人文人的身份,共享人文人的荣耀,共担人文人的责任。希望大家还记得入学时签下的梦想合同,那是现在的你跟未来自己的约定,是同学们对四年大学生活的一份承诺,愿你们在砥砺奋斗中成长为一个有梦想、有目标、追求卓越的人!愿你们跨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开创美丽青春,共赴星辰大海,描绘精彩的青春画卷!

 

 

 

 

 

 

人文与传播学院

新生见面会讲话、致辞和发言稿汇总

 

 

 

立大志 做大人 成大事

——在2021级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开祝

 

亲爱的2021级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与你见面!

首先代表全体老师和老生,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和祝贺!

欢迎你来到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因为你远离父母和家乡,来到凤凰山下,黄海岸旁,加入人文与传播学院这个集体,让老师又有了新学生,让原本的师哥师姐又有了新的师弟师妹,让原本的师弟师妹变成了你的师哥师姐。这些都是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早就盼望着用热情的双臂拥抱你的到来,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感谢你选择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因为山东工商学院以经济管理学科见长,人文与传播学院的三个专业不是学校的核心和强势专业,你的选择是对人文与传播学院的青睐和所学专业的延续,给人文与传播学院带来了新的力量,为人文与传播学院增添了新的希望。

祝贺你被录取到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因为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传播类专业,几年来的录取分数或位次都排在整个学校所有专业的前列,能够录取到人文与传播学院是件不容易的事儿,说明你的实力不凡。

山东工商学院的名字虽然不太响亮,但她出身高贵,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煤炭工业部直属的14所高校中唯一一所财经类高校。

山东工商学院的名字虽然不是大学,但她血统纯正,国立、省属、公办,既不是合并高校,也不是升格高校,出生即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自诞生之日起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一路前行,如今已成长为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育建设单位。

2015年,在建校30周年之际,学校考虑到专业和学科布局的调整,决定成立人文与传播学院,现有广告学系、编辑出版学系、汉语言文学系、文化传播教学部、美育教研室、全媒体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教学单位,有教职工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4%,学生822人,包括在座的你们203人。

虽然学院的历史较短,但我们的三个专业却有着相当的办学历史,广告学专业2004年招生,至今已18届;编辑出版学专业2005 年招生,至今已17届;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招生,至今已13届。

我们正处于全媒体、融媒体高度繁荣发展的时代,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已成为社会的“新宠”,新媒体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时代正大量需要融媒体管理、融媒体策划、融媒体写作、融媒体运营等高端人才,我们迎来了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和广告学专业的“盛世”,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固然重要,但一流的社会需求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坚守一流的培养气质,把你塑造成一流的应用型人才。

 

第一,我们的行为理念

崇仁贵和,尚德利群,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我们用以作为行为理念,即无论思想意识、言行举止、职业操守,还是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要有仁爱之心、和谐之象、德行之美、群体之识,以此加强凝聚力、向心力建设,营造清新儒雅、惠风和畅的立德树人氛围。

第二,我们的教育良知

大学的良知即大学的初心和本分,这就是立德树人。在院风层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培育好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让你享受应该享受的教育资源,让你得到应该得到的知识熏陶;在教风层面:不抓教学就是对教学行为的放任自流,不抓教学就是对你和家长的极端不负责任;对教学要常抓,且要常抓常紧,常抓常新;在学风层面: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中,以标准第一、质量第一为原则,决不能为了迁就你而降低培养要求,也决不能以降低培养要求来换取功利性指标。

第三,我们的培养目标

紧跟时代步伐,对接社会需求,培养“有思想、有智慧、有使命、有担当”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办公室管理、行政管理、档案管理、商务管理、新媒体管理及运营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广告学专业: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党政机关、教育机构、文化传媒企事业单位、互联网公司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从事广告创意策划与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广告经营与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经营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背景,能够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机构、互联网公司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从事传统及新媒体编辑出版、营销策划、宣传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四,我们的教育特色

充分考虑你的成长、社会的需求,立足应用型,凸显特色化,追求高水平:

彰显专业特色:紧紧依靠学校经济管理类办学母体,将编辑出版学专业设定为新媒体与财经传播方向,广告学专业设定为广告创意策划与管理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设定为商务文秘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差异化道路,让你具有“一专多能”的生存本领。

突出人才特色:结合人文与传播类专业属性,着力培养你的“六大核心能力”:认知能力、批判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教化能力,让你具备立命于世的竞争能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推崇。

张扬文化特色:结合专业、学科特性,积极构建以韵美的物态文化、优质的教学文化、奋进的学习文化、理性的学术文化、规范的制度文化、儒雅的行为文化、清新的环境文化、鲜明的特色文化、高尚的精神文化、平和的心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系,让你接受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浸润,使你成为真正有文化、有涵养的高素质劳动者。

凝聚研究特色:与专业方向相匹配,编辑出版学专业以融媒体与区域传播为研究特色,广告学专业以企业形象与品牌传播为研究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中华商务文化为研究特色,文化传播教学部以文化传播为研究特色,蕴含各专业其中的是中华财富文化教学与研究特色,让你接受学术文化的熏陶,使你具有思考与探索的精神追求。

形成团队特色:围绕专业和学科方向,聚焦文化传播、品牌传播、融媒体传播,加强学术性人才团队建设,开展有组织性科研,使学术成果能够相互支撑、相互借力,以此提升专业和学科实力,使你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第五,我们的价值追求

人文人要有天下胸怀,能够大任担当。这就是:文质彬彬君子也(做人),化成天下人文也(做事);学人文做君子(做人),用人文担道义(做事)。

第六,我们的学风建设

学在人文,爱在人文,美在人文,成在人文。以制度“框”学风,以管理“严”学风,以考纪“促”学风,以文化“化”学风,以教风“带”学风,以社团“浓”学风,以考研“引”学风,以技能“提”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环境“造”学风,努力形成健康、优雅、文明、进取的学习风气,让身临其中的你好学上进,奋发成才。

第七,我们的文化品牌

突出专业特色与学科属性,打造一流的文化品牌。一是以“专业力、表达力、传播力、影响力”为着力点,打造大学生自媒体中心,多方位历练你的能力与素质。二是以学生社团为主导,开展“古韵今声·国学浸校园”系列活动,让你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三是以专业教师为依托,开展“悦读勤思·书香润校园”系列活动,让校园弥漫浓郁的油墨清香。四是开设“人文讲堂之青年博士论坛”,让青年博士面向你举办学术报告,给你以思想、以学术、以智慧、以信心。五是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开展“读历史名篇、识财商之道”等中华财富文化研习活动,提高你的财商素养与能力。

以上七个方面,可以归结为五大类,即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如此一来,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就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此以来,一流的社会需求+一流的培养气质,你一定会成为一流的应用型人才,而你的一流,才是真正的、现实的一流,这就是我们所坚守和追求的一流观

毋庸讳言,山东工商学院不是高水平大学,但也绝不是末流大学,我们正在建设财商教育特色高水平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不是高水平学院,但我们有独领风骚之处,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案、文化颜值、特色发展等各方面都得到全校上下的称颂,也得到全国同类院校的赞誉,更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人文与传播学院现有的专业教师中,老教师都是建校初期毕业的受过精英教育的精英,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毕业于一流或高水平大学的博士或硕士,他们的人格魅力、教育能力、学术视野、学识水平,完全能够担负起培养你成长成才的光荣使命。一直以来,人文与传播学院都是一个最具爱心和文化的集体,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文之美和人文之爱,你会拥有令人羡慕的快乐指数、气质指数和幸福指数。

所以,你的选择物有所值,山东工商学院值得你拥有,人文与传播学院值得你珍惜。

既然如此,老师希望你静下心来,安放好魂灵,在这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然,进入大学,来到人文与传播学院,要学会的东西很多,唯有以下几点是你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也算是老师对你的期许:

第一,读书与成人。读书是大学生的责任和本分,是修心养性、淬炼成长的必经之路。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三个专业同属文学门类,同属人文学科,要读比别人多得多的书,读书才是大学生活的风华雪月,不读书才是大学生活的一地鸡毛。读书是为了成长,更是为了成人。何为成人?就是成长为“大人”,成长为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有独立思想、和言雅行的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身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成熟的观点的人。人文与传播学院所倡导的“学人文做君子”,就是要让人文人既要学会读书,又要学做君子。人文与传播学院是最理想的读书之地,因为我们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就是“经史子集”,“经史子集”是我们的终身伙伴。人文与传播学院也是最理想的成人之所,因为我们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成人”教育。所以,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学子书比谁读得都要多,人比谁做得都要好。

第二,尊重与关爱。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所以,尊重与关爱,是人文人典型的内在气质和外现品行。尊重是尊敬与重视,是平等待人的心态及言行。尊重意味着接纳、平等、信任、真诚和谦逊,是一种人生涵养、一种人生规范。尊重的进一步表现就是关爱。所谓关爱,就是关心和爱护,是激励他人的心态和言行。关爱就是善待、仁慈、包容、温暖和祝福,是一种人生品格、一种人生境界。无论尊重还是关爱,都是双向的,它会给人以信心,也会给自己以力量。只有尊重和关爱,才能集聚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梦想的路上;只有尊重与关爱,才能教化天下,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人文与传播学院一再倡导和塑造的仁爱之心、和谐之象、德行之美、群体之识,莫不是尊重与关爱的倡导与塑造。

第三,灵魂与智慧。碎片化时代更加珍贵、稀缺的是灵魂与智慧。然而,真正供养生命的,正是思想,是精神,是灵魂,是内心的繁花似锦。人的一生不应在物欲中消磨时光,而是在求知和思索中淬炼灵魂,做一位有灵魂的人。当然,灵魂需要智慧的支撑,没有智慧的人很难让自己的灵魂升华。宽恕、平和、沉静、乐观,当一个人拥有了这些人生智慧的时候,他同时也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毕淑敏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的成就。周国平说,所谓人生的圆满,就是把命照看好,将灵魂安顿好。高尚的人生,崇拜的既不是权贵,也不是金钱,而是灵魂。一直以来,人文与传播学院都在通过人文专业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来培养人文学子的智慧,淬炼人文学子的灵魂,努力使人文学子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

第四,思辨与批判。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泛滥、思想观念多元的时代,要想有独立的人格,就需要具备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我们不能依附如风,人云亦云,要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并做出科学、独立的判断,辨识出世间万事万物的对错与差异,甄别出自己认同什么、不认同什么。思辨不是狡辩,更不是强词夺理,而是思考与探索。批判能力同样是智慧人生所必备。《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能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要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知和深邃的见解。但是,批判不是驳斥,更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证明与建构。人文与传播学院一直把认知能力和批判能力作为人文学子的核心能力加以培养,目的就是要使人文学子养成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的习惯,努力使人文学子成长为既有活跃思维又有正确认知的高素质人文人才。

第五,精神与价值。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功利主义泛滥,利己主义盛行,更加需要人文的精神与价值,让世界少一些物欲,多一些精神,少一些功利,多一些价值。所谓精神,是人内心具有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信念和信仰,是一种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在汉代,我们的老祖宗就曾说过:“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所谓价值,就是一个人存在于世及其所倡导的意义。爱因斯坦说:“人的价值应该体现于他能给予什么,而不在于他能获得什么”,“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无论精神还是价值,人文人应该有两个方面的涵养,一是精神和价值的输入,即人文人必须有超越一般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能吸引或团结社会大众;二是精神和价值的输出,即人文人必须有超越一般的正确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能教化或纠正社会风尚。人文与传播学院的专业及其师生,无不是在塑造、构建、呈现、传播着这样的精神和价值,并以此去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六,责任与担当。责任就是职责和任务,包括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或一个人必须承当的事,体现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怀,也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责任心或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契约精神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指标,还是一个人的社会信誉和通行证。有了责任心或者责任感,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他还说:“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美国人刘易斯更加露骨地说:“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得到尊重和信任,都想收获成功和价值,都不想当懦夫和废物,就必须为家庭、为集体、为国家负起责任。然而,负责任就得有担当,有担当就得有付出,有付出就得有奉献。人文的终极目标是“化成天下”,所谓“国之华彩,人文化成”。人文与传播学院所倡导的“用人文担道义”,就是要我们的人文人能担负起天下之责。《中庸》说:“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人文人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前途与命运,更要关心“天下”的前途和命运,为天下的更加美好而付出,而奉献,正如宋人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人文人的大情怀、大使命、大担当、大作为。

第七,真理与意义。我们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追求人间的真理,探寻人生的意义。真理令我们敬畏,也让我们甘愿为之奋斗终生。我们追求真理,就是寻找人世间的“大道”,就是通过不断地求知来扫除那些人生中曾经有过的谬误,最终获得对人生、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追求真理是人生最大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追求真理。追求生命的真理,探寻人生的意义,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标和追求,才会激励自己不断地去追寻、去攀登。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何种程度与何种意义上实现了自我的解放。”他认为,“凡是将其自身的生命及同类的生命视作无意义的人,不仅是不幸的,而且几乎不适于生存”。来到人文与传播学院,研习人文学科,传播人文价值,弘扬人文精神,就是不断地追求人间真理,探寻人生意义。

第八,进取与奋斗。这个时代有两种侵害青年人健康成长的倾向:一种是佛系,一种是躺平。我们是凡夫俗子,生活在凡间尘世,要吃喝拉撒睡,要衣食住行劳,要婚丧嫁娶养,不仅要与世俗“随波逐流”,还要与世俗“和光同尘”,我们无法做到与世无争,六根清静。佛系,是自我陶醉、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我们要成长,要进步,更要幸福,就要有进取、有追求。我们还没有达到功德圆满、功成名就的境界,财富不自由,生活不自由,我们没有资格、没有条件躺平,必须站着去争斗、去拼搏,否则,我们连立锥之地都没有,更甭说要化成天下了。躺平,是自不量力、自以为是的“自暴自弃”。人文人具有“化成天下”的使命,无论是佛系,还是躺平,都与这种品格格格不入。人文与传播学院“学在人文、爱在人文、美在人文、成在人文”学习风气、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固化,无一不靠进取与奋斗获得。

第九,创造与进步。创造力是一个人脱颖而出的重要“法宝”,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够被视为“人才”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创造力,就是生存力、前进力和引领力。创造力包括创新、创作、创意、创举、创业、创建、创设、创立等等一切能产生新生事物的行为。过去人们常言“不进则退”,现今社会瞬息万变,竞争剧烈,已经到了“慢进则退”、“不进则亡”的程度。所以,我们要想立足社会、成就人生,必须要有“大进步”,而这个“大进步”不仅是知识、能力的“大进步”,更是思想、智慧的“大进步”,也就是说,必须具有推动不断前进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进入人文与传播学院,研习和传播人文学科,我们就不能沉迷于没有创新和创造的“不进步”或“慢进步”之中,那是在无为地流逝时光、消磨人生、辱没人文。我们一直倡导的创造能力,就是让人文人具有追求“大进步”“快进步”的时不我待的拼搏精神,为感召世界,化育众生,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创意、新的视角和新的作品。

第十,引领与教化。“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人之道也”。引领与教化是人文的神圣使命。人文人应当是社会中最先进、最具朝气和活力的群体,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淬炼自己,敢于引领时代风气,争当时代先锋。我们响亮地喊出“人文人都是人上人”的口号,正是基于这样的使命。然而,真正的人文人不仅要自己进步,更重要的还要社会进步,还要勇于担负起“教化”的责任,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人文人还必须用自己的所学所思、所言所行教育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新时代的凛凛正气、缕缕清风沐浴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出版前辈邹韬奋就教诲我们:“自己无论怎样进步,不能使周围的人们随着进步,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极其有限的,绝不以‘孤独’、‘进步’为满足,必须负担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大文豪莎士比亚也说:“我们的使命是照亮整个世界,熔化世上的黑暗。”来到了人文与传播学院,就成为专业的、正宗的“人文人”,人文有崇高的使命,也是神圣的事业,能够与人文携手,就踏上了通往崇高和神圣的道路。

以上几点,要求可能高了些,也理想了一些。然而,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作为普通人,“你可以不爬山,但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起码可以让你抬头辨清方向”,但作为人文人,承担着“化成天下”的使命,要求自然要高,理想自然要有,我们只有立大志,方能做大人,然后成大事!

请随时记住:我们是人文人!文质彬彬,我们超凡脱俗;化成天下,我们大任担当!

最后,我还想用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的话号召同学们:“代表你我,负起责任;代表国家,肩挑重担。同时,也要代表人文学科,走在前列——因为人文学科代表着人类经验和人性洞见的传统”。

衷心祝愿2021级的同学们快乐成长,学业有成!

 

 

 

 

 

奔赴山海 奔赴热爱

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代表——刘菡

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作为教师代表,和大家共同翻开人生中崭新的一页。开学迎新的那几天,看着迎来送往的学生和家长,画面熟悉又亲切。21年前爸爸送我去报道的场景浮现在眼前,那么清晰,我像今天的你们一样,充满好奇和渴望,学校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我会因为迷路找不到教学楼而着急;也会在食堂因为吃几两米饭,打什么菜而焦虑;会在军训的时候和同学们抢占格子间洗澡,加入社团面试的时候兴奋又紧张……第一堂课期待着老师的到来翘首以盼,第一次明白凡事都要自己做决定意味着什么……

高考是一个句号,它是我们人生中一个短暂的结束,那些为之拼搏的日子暂时告一段落,桌子上一摞摞的复习资料留在了昨天,那个为我们操碎了心的班主任也变得可爱了许多,一起奋斗的小伙伴各自散落在不同的城市、学校。高考的结束,对于我们而言,更多地意味着得到了一个开启新里程的资格。

大学的开始,是一个冒号,开启了我们人生中极为宝贵的新阶段。我常常问自己,作为学生,大学四年我学到了什么,有未来求职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辨别是非的判断、有失落时重新站起来的勇气、也有求知探索的锲而不舍。除了这些,我还收获了30斤的附加体重和儿子名字中那个铭记于心的字。工作以后,我常常问自己,作为老师,大学四年,我能够教给学生什么?课堂上一同探索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课下分享新鲜资讯探讨热点话题。无论是专业命题还是八卦知识,我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胸怀天下,拥有独立看待这个世界的能力,不做人云亦云的键盘侠,不做目光狭窄的井底蛙。

初次见面,中国人的习俗,应该有份见面礼,那我也不免俗,打开我的小锦囊,送大家三个关键词:珍惜、尝试和自律。

珍惜。大学四年,时间真的很快,入学的时候总觉得毕业遥不可及,却会突然发现,其实时光转瞬即逝。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所以每一天都该被珍惜。珍惜时光,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美好的一切。集体生活是离开后回忆中最闪亮的瞬间,珍惜每一个能够成为舍友,成为同学的“他”。共同努力,一同分担,学会忍耐和谦让。

尝试。大学四年,你们有很多机会去尝试,去努力,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努力去尝试、去试错,在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地拥抱一切新鲜事物,无论是去海边感受第一缕晨光,还是和好朋友在草地上听一次音乐趴,报名一次志愿者活动,去蹭一趟喜欢的课,抑或是假期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喜欢的人表白,都会是你大学生活中可圈可点可回忆的珍贵瞬间,也会是你走向未来的铺垫。

自律。刘瑜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是24小时,是趴窝在宿舍里荒废虚度,还是早起在跑道上挥洒汗水,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利用好课余时间完成阅读和自我提升,让生命变得立体,其实就在于每一次闹钟响起的瞬间,你能否战胜自己,在每一次面临选择的时候战胜懒惰和安逸。

 

无论是大学四年,还是我们的整个人生,其实都是无数次选择,选择规律作息、选择健康饮食、选择前排就座认真听讲、选择碎片化时间来阅读,无数个选择就像无数个点,成为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最终成就立体的我们,每一个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最终决定了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怎样的自己。每个年龄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今日之你们,拥有灿烂的笑容,美好的青春时光,愿你们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珍惜每一个当下,勇于尝试,自律自强,不辜负青春,不辜负期望,大学四年结束的时候,能够无愧于心,无愧于自己!

谢谢大家!

 

 

 

 

 

 

用人文书写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2021级辅导员——郑珊珊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郑珊珊。我和同学们一样,怀着对山东工商学院的憧憬,于今年走进凤凰山下、黄海岸旁这所美丽的校园,成为你们的辅导员。

在此,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

秋色浸染山商园,最美莫过相见时。你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你们的到来,让我们的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加充满活力、熠熠生辉!

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你会困惑:为什么辅导员是我来到大学后第一位相识、相知、相伴的老师?辅导员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作为一名辅导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成长的知心人、成才的守护人,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让我们亲密无间。所以,辅导员常常被形容为用爱心真情为青春做伴、用奉献工作为青春摆渡、用修己安人为青春护航的职业。是的,我“有时治愈,常常陪伴,总是安慰”,我会是你迷茫时的清醒剂、踟躇时的加油站、落雨时的一把伞。如果说有一个热爱这份工作的原因,那是因为与你相遇,与青春同行,是我最幸福的事情。

2021年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年份。我们隆重庆祝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党的百年华诞,你们步入了大学殿堂,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光荣的时代,一个充满挑战而又充满希望的时代,为你们的大学之旅赋予了许多崭新的涵义。你们是幸运的,也是有使命的,你们的青春梦想历史性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相融相合。为此,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什么是远大志向?青年周恩来告诉我们,那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科学家钱学森告诉我们,那是“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的豪迈志气。你们是祖国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愿你们为了祖国,负起责任,为了民族,肩挑重担;愿未来的你们会自信地说:“中国很努力,我们也很争气。”

第二,希望你们潜心修读,涵养青春。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大学之魅力,在于它能让我们了解宇宙世界之浩瀚、知识海洋之渊博、人生境界之广阔。此时此刻,青春的乐章已拉开序幕,未来的求学之路还有待你们努力去开创。青春没有任性、颓废、佛系和躺赢,青春正芳华,奋斗当此时,不能在最好的年龄,辜负最好的自己。请你们远离手机,远离游戏,远离床榻,亲近课堂,亲近书籍,亲近操场,努力学习必要的历史知识、培养健康的身心素质、锻造较强的创新能力、开拓宽广的国际视野。

第三,希望你们崇德明理,学以成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进入大学,不仅要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更要不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断提升自己明事析理的能力与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进入大学,你们就与“大”字结缘!“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谓大人,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所以,上大学就要“读大书,拜大师,做大人”。愿你们在这里,恪守年少时的志向和承诺,终生不渝,在知与行中成长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人”。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愿你们在美好的时光,在美丽的人文,度过一段最美妙的人生历程,立志做新时代青年,愿四年中的你们,有“洒去犹能化碧涛”的志气,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骨气,更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底气,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用人文书写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青春华章!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2021级的同学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与人文,遇见最好的你

优秀学生代表——白照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 

   我是广告学专业182班的白照照,很荣幸能够作为在校生代表在此发言,我也谨代表人文与传播学院全体在校生向2021级师弟师妹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今天,看到了你们就看到了一股新生的力量、催人奋进,也让我再次感受到初到大学的欣喜。大学四年很短,从小师妹变成老师姐只是一转眼的事。大学时间也很长,你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样子。回顾已经走过的大学生活,有学有所获的喜悦、也有拼而无功的懊恼,但更多的是在课业和学生工作的平衡中让自己不断进步。在这里我想就三年多的大学生活,与大家分享我的体会。

一、树立目标,找到拼搏方向。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能激发人的积极性,是产生自觉的行动力。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享受生活,相反,我们更应该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大学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地方,在这里不会有人事无巨细的告诉你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所有的一切都由你自己找到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属于自己的大学规划。制定学期计划,比如这个学期要看多少本书、要考取什么证书,全面详细的计划自己的每一天,一步一个脚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之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现在是我们人生中最富有激情,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时刻。脚踏实地的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珍惜生活中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促进自身成长。我们既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但作为一名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书本,还应该静心去理解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将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塑造更好的自己。

三、敢于尝试,把握青春岁月。

从我步入大三开始,就有一种莫名的压力袭来,准备各种大的考试,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再到如今,成为一名大四准毕业生的我,全身心投入到了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备考中。每每看到师弟师妹就会羡慕你们所处的阶段,羡慕你们还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做很多事,大学真的过得太快太快了,由衷的希望你们可以趁现在的大好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如果失败就全部推翻重来。没有人天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自己不断去尝试,去接触不同的领域,去发现自己的热爱。大学是每个人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拥有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想加入学生会、社团就大胆去,想获得奖学金就认真学好每一门课,想掌握某项技能就踏踏实实听课学习,总之,别沉浸在安逸区,大学就是用来折腾的,打碎自己,重新构建,才会拥有一方新的天地。

“学人文做君子,用人文担道义。”在山商人文与传播学院征程的帷幕已经拉开,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即将开始,真心希望,当师弟师妹们四年后踏出校门,回眸这难忘岁月,能够自豪、自信地说:“我骄傲,我是山商人文学子!”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各位师弟师妹学业有成,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诗酒趁年华

2021级新生代表——刘子杨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人文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学2101班的刘子杨,非常荣幸能作为新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人文与传播学院全体新生,向在军训期间,为我们付出良多的的老师、教官,以及助导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告别了一千多个日夜的题海鏖战,我们带着家人朋友“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的祝福,踏进了庄严的大学之门。“依山傍海,风景秀丽”,这是我对山商的初印象。现在,距离开学已经过去了十天的时间,对山商的印象正在由无数个小小的水滴凝结成一个实体:惟平惟准、近知近仁。在这里,我们将跨过山川岁月,抵达诗与远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本上的知识,是山商对我们最直接的馈赠;再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共聚山商,阔别往日繁华,不必担心前行的路上没有相伴的知己,我感谢时光的给予,期待与你们的相知。

“文质彬彬君子也,化成天下人文也。”作为山商人文人的一员,首先我们应明确目标,勤学善思,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实践能力,寻求实践和认识的统一。其次,“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因此,我们又应该学以致用,开拓创新,不仅局限于课本,更要培养自己创新、协作与交流能力,提高素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没有高尚的情操,就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人。在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格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波澜壮岁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续征。”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大声疾呼:“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百年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庄严宣誓:“青春万岁,强国有我。”正逢建党一百周年,我们踏入了大学校门,与盛世中华同赴山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大学是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他值得我们去希望,去探索,去留恋。大学印证了我们曾经的努力,坚持与期盼,更见证了我们对梦想的憧憬、渴望与追逐。在这里,我谨代表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新生郑重承诺:一定不忘初心,尊师重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四项素质:即拥有必要的历史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认真努力学习,不断增强六大核心能力,即认知能力、批判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教化能力,努力成为一个优质的“山商人”。

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祝各位同学万事胜意,前程似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用各自的青春去拼搏,去奉献,“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供稿:赵志轩

摄影:赵志轩 张曼琳

编辑:赵志轩

责编:张莹

 

 

 

 

 

上一条: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新生军训圆满结束 下一条:人文与传播学院分党委举办庆祝教师节座谈会暨2020、2021年新进教师座谈会

关闭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 电话:0535-6770015、6770817

Copyright © 2015 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