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关于印发《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关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渗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意见》的通知

2020年02月28日 09:18  点击:[]

  

山东工商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文件

 

人传发〔20203

 

  


关于印发《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关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渗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意见》的通知

 

各教研室、办公室、团总支: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关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渗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意见》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委员会  

                 二零二零年二月十八日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

关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渗透人文关怀和

心理疏导的意见

 

疫情当前,需要全体师生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为充分发挥党总支主力军作用,“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现就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渗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将实施好线上教学当做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育人的重要行动。请亮出身份,充分体现高校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掌握新技傍身。用实际行动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加强线上教学学习与研究,熟悉在线教学平台功能,善用各种授课方式,让授课新技能带来教学新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遵照“效果为体,平台为用”原则,方法可以不唯一,手段可以不唯一,但效果必须唯一,即:保证教学任务,保证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在这个“结果唯一”的前提下,请每位教师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

三、开展课堂思政。非常时期,思政先行。在特殊时期要更加重视立德树人,并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贯穿课程始终,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结合当前疫情,将生命教育、爱护自然和尊重科学等渗透到开学第一课,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四、做好全程设计。在课前发布学习任务,课中开展课堂活动,课后讨论答疑,让考核贯穿全程。教师要从主演变成导演,让学生从围观变成主角。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让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通过线上授课等多种手段,让师生共同体会教育的本源和大学的本质。

五、严格课堂管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严格在线教学课堂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在勤与懒、做与逃之间既考验学生的自觉性,也考验课堂第一责任人——教师的智慧。要避免“被窝打卡”,就要善用网络手段。教师要用善意和爱心疏导学生情绪,用打卡、线上提问、课堂记录等多种手段规范教学活动,应对在线教育的弱点。

六、加强团队合作。多人一课、一人多课、年长教师、网课新人等都会在线上授课中面对各种困扰。崇仁贵和,尚德利群。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充当先锋模范,攻坚克难。各教研室要凝聚团队力量,用集体智慧应对个体困难。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年轻教师分享网课窍门。望大家报团取暖,共克时艰。

七、持续教改成果。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最大价值。教师在网络授课过程中,将前期线上教学改革成果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主动进行教学反思并持续改进,为做好课程教学及建设的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八、乐观面对生活困难。防控期间,足不出户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但是,这也给在线教学师生带来巨大的身心挑战。防控是战役,我们每一位都是战士。生活处处有惊喜,要积极调整好心态,做好生活计划,有困难及时沟通。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九、用好学生干部群体。学生干部群体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协助开展在线教学的最好帮手。通过学生干部群体,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心态、学习效果,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干部也可以在协助老师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责任感和执行力。

十、做好在线教学贤内助。延课不延导,辅导员要引导全体学生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时落实好各项学习安排,让学生身在家而心已向学;主动做好学生与教师、与学院、与学校的桥梁纽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关心关注关爱学生群体,尤其是重点人群,让思想引领、班级管理和教育帮扶不因延课而断线。

借此,向为抗疫防控和立德树人付出心血和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文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委员会

2020218

  

  

  

  

上一条: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党员学习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下一条: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华财富文化研习社组织参观5G展览

关闭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 电话:0535-6770015、6770817

Copyright © 2015 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