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受山东工商学院科研处、人文与传播学院邀请,河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代出版》编辑赵树旺博士,在人文与传播学院61103多功能室,作了题为《科研选题创新与写作》学术报告,报告由人文与传播学院张开祝院长主持。人文与传播学院全体老师和部分学生到场聆听了报告。



赵树旺博士的报告从国家社科申请的选题创新与论证、论文选题创新与写作、《现代出版》是如何选稿三个方面,诠释了科研选题的创新与写作。

第一部分,赵树旺博士从自身申报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出发,结合如何理解参考选题进而确定自己的选题、如何基于自己的研究兴趣、如何基于个人的前期研究成果等三个方面,讲解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选题策略。建议青年学者找准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围绕研究兴趣长期钻研,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深度。在选题创新方面,他介绍了一条曲径通幽的路径:跨学科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提醒青年博士毕业两年之后,可以尝试将博士论文进行修改,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他还介绍了如何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进一步申报国家社科成果文库问题。

在“论文选题创新与写作”部分,他从自己7部著作、50篇论文的写作经验,选题创新的价值,理论、实践、案例、视角的创新,基于对同类选题的了解,基于对个人的研究兴趣和前期成果,定位精准、了解目标期刊定位进而换位思考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学术论文的选题创新。关于论文写作,他从担任CSSCI来源期刊编辑的视角,分析了摘要的典型错误和学术论文正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如:切忌进入主题太慢、切忌研究方法不科学、切忌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中的资料堆砌等等。

第三部分,赵树旺博士介绍了CSSCI来源期刊《现代出版》是如何选稿的,并就其固定栏目:特稿、理论前沿、经营与管理、数字时代、编辑与策划、实践案例、装帧设计、出版教育研究、出版史研究、史海钩沉、环球出版、书人茶座等,介绍了发掘论文选题价值的一些技巧,如:不要小瞧“小”文章、热点问题的“冷”思考、案例研究出新意、跨学科的视野、国际视野和关于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等。

张开祝院长在报告会总结中指出,赵老师的报告十分聚焦,内容具体,案例鲜活,对提高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很有指导意义。

报告会前,赵树旺博士还与编辑出版系各位教师就专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人物介绍
赵树旺,1972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代出版杂志社编辑,2014年6月获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美国太平洋大学传播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与国际传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科研项目13项;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河北省保定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著有《数字出版:国际化变革与发展》《中国数字出版内容国际传播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英语》《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传播学研究方法——讨论与评价》《美国社交媒体的冲击与影响》《美英报刊新闻作品选读》等7部著作;发表论文50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摘选转载,5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