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至26日,汉语言文学教研室马兴波老师于青岛大学参加了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分会2018年年会。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是中国社科院下的学术机构。出席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79位专家学者,是一次高端学术会议。

在本次会议上,马兴波老师提交了《明代叙事类笔记的分类、特征及价值》的学术论文,并做了主题发言。明代笔记研究是一个刚刚被学者重视的学术领域。马兴波老师在发言中主要谈了三个问题:一是辨析笔记、笔记小说与小说三者概念之间的关系;二是对明代笔记的大体状况向诸位学者做了汇报。据《中国古籍总目》资料索引和阅读状况,明代笔记大约有700余部存世,有着巨大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了方便研究,笔记可以分为史料类、叙事类、论说类、考辨类和杂俎类五种;三是对叙事类笔记的分类和价值做了评价。叙事类笔记不同于较为成熟的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但为小说的成熟积累了前期的素材、技巧和力量。叙事类笔记大致可分为史家模式的志人笔记和搜奇轶闻的志怪类笔记。这两种笔记在叙事场景的转换、人与鬼神沟通上创立了六种有创意的途径。
马兴波老师在文体学研究上探索了新的领域,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和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