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与传播学院“人文讲堂”之“青年博士论坛”第四讲

2017年05月03日 16:11  点击:[]

明代社会思潮与四大奇书

——人文与传播学院青年博士论坛第四讲开讲

   

201752日下午,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青年博士论坛第四讲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汉语言文学系副主任马兴波博士主讲,编辑与出版系主任向敏博士主持,论坛的主题为《明代社会思潮与四大奇书》。

马兴波博士首先系统梳理了“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阳明心学-清代朴学-近代实学”的中国社会思潮的流变过程,介绍了社会思潮变化的社会原因和思潮本身的嬗变原因。在明了社会思潮变迁的基础上,马博士从程朱理学对《三国演义》《水浒传》影响的角度,从阳明心学对《西游记》影响的角度,从王学末流对《金瓶梅》影响的角度做了逐一分析。

通过《三国演义》中忠臣诸葛亮、关羽与奸臣曹操的对比;陈宫之死与吕布之死的对比;貂蝉、小乔与孙尚香三位女性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的故事;徐庶母亲的大义凛然,诸葛亮与诸葛瑾兄弟之情的漠视,马邈之妻的自缢,诸葛亮之妻黄月英的有意忽略,刘安之妻被杀等故事,体现了理学思潮影响下《三国演义》中“君为臣纲”的理念,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理念。

通过分析《水浒传》中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和一丈青扈三娘的三位男性化的女性形象;忘恩负义阎婆惜、勾搭成奸潘巧云和偷情杀夫潘金莲三位好色女性形象;恩将仇报的刘知寨夫人形象,可以看出《水浒传》中女性所代表的“邪恶”是理学对“人欲”的警惕。通过分析阮小五和宋江等人的话语和“招安”心理,反映了理学思潮的“忠义”观念。

通过《西游记》中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情节对比;孙悟空成佛后金箍的自然脱落;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龙马的因果和修心过程,反映了阳明心学中“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的心学思潮观念。

通过分析《金瓶梅词话》中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以及庞春梅四个人物形象的“好货好色”,反映了在王学末流思潮影响下把人欲等同于天理的弊端。并对《金瓶梅词话》中东吴弄珠客的《序》做了解读,以期大家对《金瓶梅词话》有较为清醒的认知和评价。

最后,马兴波博士通过对《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酒”的分析和《木兰诗》中“小脚”问题和住宿问题的分析,说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要具有相当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想象能力。在读作品的时候则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而应该去思考作品背后的智慧。不要盯着智者指向月亮的手指看,而是要顺着智者手指的方向去看到月亮本身的光辉。

在论坛互动环节,马兴波博士对学生所提出的关于《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倾向、《金瓶梅》的结尾和《水浒传》的禁书等五个问题做了耐心解答。

主持人向敏博士回顾了马兴波博士的本次讲座,并用三十二个字做了概括:“说古论今,旁征博引。月旦人物,发人深省。图文辉映,赏心悦目。两首小诗,画龙点睛。”人文讲堂之青年博士论坛第五讲将由刘菡博士主讲。

上一条:山东工商学院“古韵今声·国学进校园”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下一条:人文与传播学院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的星光征程

关闭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 电话:0535-6770015、6770817

Copyright © 2015 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