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首页 >> 学科学术 >> 正文

山东工商学院传播学学科建设规划书

2016年07月13日 10:15  点击:[]

  

山东工商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文件

 

人传发〔20166

 

  


关于印发《山东工商学院学科项目建设规划书》

的通知

 

办公室、团总支、各教研室:

   《山东工商学院学科项目建设规划书》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人文与传播学院  

    一六年七月十日  

 

 


 

 

 

山东工商学院

学科项目建设规划书

 

 

 

 

 

 

 

 

 

 

 

学科名称:

传播学

学科带头人:

吴树勤

所在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

填表时间:

2016.7.1

 

山东工商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制表

《山东工商学院学科项目建设规划书》编写提纲

 

一、学科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预期要突破的标志性成果

二、学科所包含研究方向简介

三、学科建设任务分年度规划

1.建设目标

2.建设措施

 

 

 

 

 

 

 

 

 


  传播学学科建设规划书  

  20161~2018 12月)  

一、学科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

(一)学科简介

传播学学科是人文与传播学院成立后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目前拥有研究人员4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名,副高级职称16名,博士17人(含博士在读),现已形成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新媒体与应用传播学、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传播、近现代社会出版文化研究四个研究方向。

5年来,本学科成员获批多项课题及奖励,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级项目4项,获得烟台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学科成员在《出版发行研究》、《文艺争鸣》、《山东社会科学》、《出版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5篇,其中被CSSCI收录21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编写教材7部。同时,学科拥有的传媒实验室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累计投入达260余万元,为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总体建设目标

在未来三年内,传播学学科力争一个研究方向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学科整体实力显著提高;进一步整合我校文科资源,同经济学等优势学科进行学科交叉,在进一步凸显传播学研究特色的同时,培育传播经济学等新的学科方向,为我校建设有特色开放式高水平工商大学贡献力量。具体而言:

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现有师资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访学以及攻读博士学位。在此基础上注重人才引进,吸引从事新闻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等方向研究的高水平人才来我院工作。力争三年内本学科研究人员中博士比重达到50%

在科研方面,未来三年内争取获批3项以上省部级项目,发表C类以上论文22篇,出版专著或译著4部,出版教材3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在学术交流方面,未来三年争取举办12次专题科研会议,承办1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学术会议或省级学术会议),将传播学学科打造成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

(三)预期要突破的标志性成果

在争取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发表的基础上,在科研立项和获奖上也要有所突破,力争再获批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二、研究方向简介

(一)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为主要研究内容,纵向维度上探讨信息如何在传播者、媒介、受众等环节传递,横向纬度上主要探讨信息传播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现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从传播历史入手,运用传播学的视野、原理和方法来剖析文化的横向和纵向传播问题,来重新审视文化的本质和定义问题、文化载体问题、文化意义问题以及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问题等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文化传播功能研究、文化传播内容研究、文化传播环境研究、文化传播受众研究、文化传播媒介研究、文化传播方式研究、文化传播政策研究以及文化传播趋势研究等几个方面。

方向带头人向敏,男,19838月出生,管理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要从事传播史与近代出版文化研究。近5年来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撰写、参编学术著作3部(其中1部即将出版),在《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编辑之友》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

理论传播与传播史方向学术骨干与主要成员一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职称

向敏

1983年08月

博士

讲师

张开祝

1963年06月

学士

研究员

刘菡

1982年07月

博士

讲师

温秀珍

1965年06月

博士

副教授

周韶梅

1969年10月

硕士

副教授

彭玉美

1966年07月

硕士

副教授

马兴波

1977年05月

博士

讲师

李英

1986年04月

博士

讲师

朱敏

1980年07月

博士在读

讲师

王芳

1976年09月

硕士

讲师

刘丽丽

1981年12月

硕士

讲师

(二)新媒体与应用传播学方向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创意传播研究、传媒策划研究和受众研究四个部分。

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主要侧重研究大众传媒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包括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传播、媒介营销等研究;创意传播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互动、多维理论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中,全面总结探讨各类大众传媒的创意传播规律;传媒策划研究从传播媒介入手,分析传媒对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策划;受众研究以受众理论为指导,采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受众研究,为传播活动提供市场依据。本研究方向依托山东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学科研究背景,研究人员既有高度的市场敏感性,又能熟练掌握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能综合地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传播学应用研究。

方向带头人许衍凤副教授,女,198010月出生,管理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东华大学。近5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品牌延伸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机理研究:契合度的视角》在内的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5项,并在《出版发行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价格理论与实践》等该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了《市场营销学》、《广告创意与表现》等教材。

应用传播学方向学术骨干与主要成员一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职称

许衍凤

1980年10月

博士

副教授

刘雅杰

1966年10月

博士

教授

张毅君

1969年05月

硕士

副研究馆员

常红

1971年05月

学士

副研究馆员

王西兵

1981年09月

博士

讲师

葛涛

1978年10月

硕士

讲师

张晓凤

1981年03月

硕士

讲师

张群卿

1986年07月

硕士

讲师

陶化冶

1966年5月

学士

讲师

董宁

1979年08月

学士

馆员

(三)民族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传播方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跨文化沟通则是消除隔阂,增强共识,形成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格局的必要手段。与此对应,传播学研究形成了两个重要研究领域:一是“纵向”的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传播学研究,它常常表现为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与我们常说的文化传递大体无异;一种是“横向”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表现为不同文化的接触、采借,与文化输入、文化借用类同。本研究方向结合传播学和其他人文科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和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交叉关系来对信息传播的跨时代、跨国流动进行整体性研究和案例性研究。

方向带头人吴树勤副教授,男,197410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学术主攻方向为中国传统礼乐教化和价值观变迁史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山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礼学视野中的荀子人学》,曾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以礼仪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儒家哲学生活化问题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传统礼仪教育为核心的‘生活哲学’内在结构解析——基于先秦儒家礼仪思想的研究”。

民族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传播方向学术骨干与主要成员一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职称

吴树勤

1974年10月

博士

副教授

崔洪海

1967年02月

博士

副教授

桑绍龙

1964年11月

硕士

副教授

孙维屏

1965年10月

硕士

副教授

宋秋芬

1967年07月

硕士

副教授

张传霞

1980年11月

博士

讲师

孙斐

1980年01月

博士在读

讲师

周晓艳

1981年01月

硕士

讲师

梅箐

1972年02月

硕士

讲师

翟杰

1979年09月

硕士

讲师

 

(四)近现代社会出版文化研究

我国近现代的出版事业内容庞杂、成果丰富,在出版思想、出版机构、人员构成、及传播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表现,构成了近现代出版文化的独特风景。本研究方向从文化史的视角,以文化学、编辑出版、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等多个具体的学科基础为切入点,就其历史沿革、文化特征、运作规律等各个宏观方面及相关微观问题展开研究。本方向研究领域广,涵盖问题多,其问题多具有相关性。既能体现出现代化—政治、文化制度的转型,又能体现近现代出版文化之质态和形态变化,还可进一步窥见近现代文化的生态与规律,并对当代社会出版文化的走向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方向带头人刘晓东,男,196810月出生,副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要从事传统文化及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先后在《国外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近现代社会出版文化研究方向学术骨干与主要成员一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职称

刘晓东

1968年10月

学士

副研究员

韩永传

1964年09月

学士

高级工程师

刘丽娟

1961年01月

学士

编审

曲琨

1964年12月

博士

副教授

房秀丽

1976年01月

博士

副教授

江正杰

1968年10月

硕士

副教授

李岩

1965年07月

学士

副教授

李效杰

1976年11月

博士在读

讲师

李松芬

1971年07月

硕士

讲师

李燕妮

1978年11月

硕士

讲师

三、学科建设任务分年度规划

根据学科现有条件及未来建设的可能,并按照合理分担、适度超前的原则,将今后三年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具体如下表所示:

学科建设任务分年度计划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16

2017

2018

合计

学术队伍  

教授人数

4

5  

6

6

博士人数

17

18

21

21

出国进修人数

1

1

2

学科团队建设

社会兼职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1

省部级项目

1

1

1

3

进帐经费

3

15

20

38

权威期刊

1

3

3

7

SCI、EI/SSCI、CSSCI

5

5

5

15

省部级奖励

0

1

1

2

学术交流

著作译著

1

2

1

4

教学与人才培养

省级本科教学工程

出版教材

0

2

1

3

条件建设

图书资料

实验条件

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

和谐学科建设

四、建设措施

(一)加强团队建设,大力提升学科研究实力

1.进一步加大学科的宣传力度,力争稳定和引进一批高层次、负责任、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学术骨干。

2.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博士进入博士后流动站,鼓励青年教师承担科研任务,出高水平成果,尽快成长为学科的主导力量。

3.进一步凸显学科研究特色,培育学科新的优势和发展增长点,在成员职称结构、研究专长、学术水平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以保持该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稳定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勇于创新、富有朝气的学术队伍。

(二)狠抓任务落实,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明确学科带头人与方向带头人的责任,并根据每一位教师的研究基础,细化责任分工,将规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严格学科建设工作的考核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

2.制定学科建设工作管理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制定并落实奖励惩罚措施,对标志性科研成果及对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对未能完成科研任务的带头人及团队成员实施必要的惩罚。

(三)完善学术研究环境

1.改善学科点的物质条件,进一步加强办公条件、图书资料室和管理制度建设。

2.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先安排中青年教师进修、合作科研、参加学术会议,通过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团队、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

3.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支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及奖励申报、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学术专著/译著及教材出版以及举办/承办与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4.积极开展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力争与国内知名教授、大学以及海外著名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国内知名媒体,报业、出版集团(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总之,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有针对性地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提升研究水平,加强合作交流,扩大本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同时,我们也将更加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效解决行业和社会实际问题,形成具有行业和地方特色人文学科研究中心。

 

上一条:人文讲堂之青年博士论坛正式启动 下一条:【转发】《山东工商学院“ 十三五” 专项规划》的通知

关闭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 电话:0535-6770015、6770817

Copyright © 2015 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